-
第5屆第1次會議預備會
辦理情形
文化部:
1.本部致力於對外宣傳臺灣文化,並逐步加強非英語系國家之推廣,說明如下:
(1)TaiwanPlus現由公視基金會依公共電視法營運,為即時就國內外重要議題對外傳播臺灣觀點之影音串流平臺,初期以國際主要通行語言英語為主,再逐步朝多語言方向發展。TaiwanPlus自113年1月起,全官網影片含新聞與節目,皆具備英語字幕功能;另自113年11月起,提供社群媒體YouTube平臺AI內建多語言功能,涵蓋中文、英文、西班牙文、德文、阿拉伯文、法文等語言,供海外人士獲取臺灣訊息之管道。
(2)本部督管依「中央廣播電臺設置條例」成立之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定位為負責國家新聞及傳播之公共媒體,根據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國際戰略,對中國及國外地區進行國際廣播,介紹臺灣文化、經濟發展、民主人權等方面的成就,並幫助塑造臺灣國際形象、提升臺灣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目前計提供15種非英語系國家之新聞及節目製播,透過廣播或網路節目播送。
(3)中央通訊社係依「中央通訊社設置條例」改制為財團法人,定位為全民共有的國家通訊社,獨立超然執行三大法定任務:辦理國內外新聞報導業務,服務大眾傳播媒體;辦理國家對外新聞通訊業務,促進國際對臺灣之瞭解;加強與國際新聞通訊社合作,增進國際新聞交流。中央社雖為本部督導之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本部尊重該社新聞專業,維持其超然獨立性。
(4)本部外文網站原有英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印尼5語版,113年底新增馬來語及泰語2語版,擴大本部業務於新南向國家之宣傳。
2.有關委員建議設立臺灣對外宣傳之主責機關一節,說明如下:
(1)前行政院新聞局原為我國國內、國際宣傳之主責單位,組改後,國際宣傳業務移撥外交部。查外交部設有國際傳播司,主責國際新聞傳播業務之推動;此外,外交部亦有駐外單位執行對外宣傳工作,並以「今日臺灣」(Taiwan Today)電子報、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臺灣醫衛貢獻網等網站進行國際傳播,設有臉書、X、IG、YouTube及Threads等新媒體帳戶,以及宣揚我國文化及軟實力之「潮臺灣」社群影音平臺;並將所發行之外文紙本刊物「臺灣光華雜誌」、「臺灣評論」及「國情小冊」數位化,以利跨國境網友即時瀏覽。
(2)本部設有17處駐外單位,目前於15處派駐人員於當地拓展文化交流業務並對外宣揚臺灣文化,含9處非英語系地區;相較下外交部設有國際傳播司,主責國際新聞傳播業務之推動及外國媒體相關事務,同時有約110處駐外單位執行對外宣傳工作,能更全面掌握對外宣傳工作及效益,以增臺灣國際能見度。
(3)本案涉及外交部等相關機關權責及國家整體政策,爰是否僅由單一機關統籌發聲,建議可再就人力、資源配置及業務屬性合宜性等多方討論。
外交部:
外交部及各駐外館處積極透過發行多語版外文刊物及運用社群媒體等平臺與各國民眾溝通互動,進而增進外國受眾對臺灣及我國政府重大政策之認識與瞭解。在刊物方面,共營運「今日臺灣」(Taiwan Today)9語版電子報(含英、法、西、德、俄、日、越、泰及印尼文),並發行「臺灣評論」(Taiwan Review)英、西文雙月刊與6語版「臺灣光華雜誌」(中、英、日、越、印、泰);在社群媒體方面,共有105個駐外館處成立臉書粉絲專頁,與駐地政要及當地人民互動,總粉絲數已超過130萬人。本部共94個駐外館處設有X平臺,累計跟隨者逾29.3萬名。另我駐外館處館長亦配合國際關注議題不定期接受國際媒體採訪,或主動向媒體投書,為臺灣在國際社會發聲。其他各項業務,將依主政機關規劃配合辦理。
僑務委員會:
1.僑務委員會職司僑胞聯繫服務,僑胞雖居海外,但時時關心國內,為爭取僑界對臺灣認同與支持,僑務委員會運用數位科技,以「僑務電子報」為核心、五大社群平臺為輔的多元宣傳機制,快速且正確地將政府重大政策與措施、臺灣的政經現況與發展、優質且正面的形象傳遞海外,再透過僑務委員會海外各駐地社群媒體群組,擴散式的發送至海外各角落,僑胞可即時掌握臺灣重要時事訊息,作法如下:
(1)僑務電子報:本會運用「僑務電子報」,向全球各地報導臺灣多元文化與政經發展,提升網路僑情服務機能,自106年5月20日啟用後,設置「臺灣」、「僑務」、「專題」、「English News」等13個頻道,提供僑社新聞及國內資訊,手機、電腦均可流暢閱讀。為提供海內外不諳華語之僑胞與國際友人即時僑務資訊與重要政策,除「English News」專題外,本會近期鼓勵僑務電子報新聞志工、海外青年文化大使(FASCA)及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Taiwan Center for Mandarin Learning)學員,以當地國語言報導華語文學習情形及當地僑團活動等新聞,以增進非英語系國家讀者之服務量能,並提升僑務新聞之可觸及範圍。
(2)社群平臺:
A.YouTube頻道:為增進僑胞對僑務工作之瞭解,自107年設置YouTube頻道,內容包含僑胞權益資訊、海外僑界推動臺灣加入國際組織、僑臺商線上產業知識、僑生招生等主題影片,各項僑生招生影片更以華語版、英語版、泰語版、越南語版、緬甸語版、柬埔寨語版及印尼語版等多國語言呈現。
B.Facebook官方帳號:內容涵蓋本會各單位活動訊息及本會重點業務宣導,包括攸關僑民權益之戶籍、健保彈性延長措施、以及僑生來臺就學宣傳等,並依據受眾對象發布不同語言之貼文。
C.LINE官方帳號:推播國家重大政策、僑社新聞、僑務服務等訊息,讓僑胞透過手機、平板等行動載具,零距離零時差快速獲得各項新聞資訊,縮短政府與僑胞間距離,並依據受眾對象發布不同語言之貼文。
D.全英文X官方帳號:運用北美地區僑民習慣使用的X平臺,提供海內外使用英文之僑胞與國際友人最新活動訊息、重點業務宣導,另因考量本平臺追蹤人數目前以日本為大宗,爰於上(113)年已增加日語版貼文,例如「2024年第三季海外旅展」日語宣傳圖文,鼓勵日本僑胞及當地居民參與我國海外旅展活動,未來亦陸續視情規劃辦理。
E.全英文Instagram官方帳號:為與時俱進向海外僑胞及年輕族群傳達僑務工作之理念,本會建立全英文之Instagram帳號分享本會活動訊息、重點業務宣導及結合時事之華語教學等僑務相關資源與資訊。
2.本會將持續維運及精進僑務電子報網站及五大社群平臺,規劃特色專欄與主題活動,擴大現有內容產製量能,逐步以多國語言且優質的新聞資訊服務,提供海內外不諳華語之僑胞與國際友人,並參酌各僑區數位媒體平臺的受眾屬性,以多國語言貼文進行互動與推播,形成「僑務社群媒體」網絡,串起海內外僑心。
教育部:
本部委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擔任單一窗口整合各校海外招生資訊,經營「Study in Taiwan」(留學臺灣)英文網站,統整各校最新境外學生申請入學資訊,便利外國學生搜尋申請來臺所需訊息。同時運用青年學子最熟悉之社群媒體,搭配一系列英文文宣及多國語言影音短片,辦理留學臺灣相關實體與網路活動,形塑「留學臺灣」國際品牌及增強我國高等教育國際聲量。經濟部:
外貿協會在全球超過40個國家設有60餘個海外據點,其中在39個非英語系國家設有52個駐外單位,目的係協助我國企業開拓及爭取更多國際市場商機,非對外廣宣之單位。決定
由文化部與外交部共同主辦,僑務委員會及教育部協辦,不納入第1次會議討論。本案可顯示出青年世代普遍重視臺灣形象之國際宣傳,目前各部會亦就不同管道與內容盡力推動,然以臺灣國際處境與現有預算資源分配等實況,確實有其難處,建請再參酌委員建議,持續加強對非英語系國家宣傳與整合,提升臺灣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