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及整備地方創生青聚點計畫諮詢會議

日期:

2020-10-28

地點:

青年署14樓會議室

主辦機關:

教育部

出席委員:

會議名稱

發展及整備地方創生青聚點計畫諮詢會議

機關名稱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委員建議事項

一、 彭仁鴻委員:

(一) 以我自身為例,一開始也依靠政府資源進入社區,從認識地方內涵開始,逐漸建立社區網絡、實踐小鎮品牌、在地知識跨國輸出及交流,現在整合到學校端,最後將人才導回地方。實際到學校服務後,發現青年真的很難了解地方,因為學校老師舉的案例,也都是國外經驗。因此讓青年有機會認識地方真的很重要。

(二) 青年署有許多資源,如:透過行動學習點參訪可以認識社區、提案給予行動金協助在地行動、想了解國際經驗,可參加Young飛計畫、有創業需求,則申請U-start計畫,建議參考懶人包概念,可在青聚點內發展一條龍服務,將青年署亮點計畫擴充變成直達車。幫助真正有心投入在地的青年,不需要額外去競爭,即可在所需階段獲得資源。

(三) 我們暑假招募4名實習生,藉由1-2個月時間在地見習,除了增加青年探索地方的能力,也藉由小專案的執行,好好釐清自己要做的事及確立發展方向,這也是青年署可以參考推動的。

二、 吳君薇委員:

(一) 國發會推動地方創生,由鄉鎮市公所提案,但實務上地方能量並不足夠,而且就我知道的,也有地方請青年撰寫計畫後,後續卻委給其他團隊執行,如何建立理想的公私協力機制,而不是借青年的牌,大家可以一起思考。

(二) 過去計畫執行,常受限於會計年度核銷,因此都以較容易辦理的手段來推動,導致大家的計畫很相似。跨年度長時間推動,反而可以從問題的本質重新思考執行方式。

會議結論

一、青聚點的定位及立場,著重在青年人才培育端,委員建議區域性及學習性青聚點的功能及協調與串聯等意見,將於設計後定位清楚。

二、未來在推動及審查計畫時,可將委員建議的方向,如國際性、數位化、跨世代溝通及永續部分,納入計畫及評分機制。

三、區域性青聚點在縣市提案時要考慮空間的可近性;學習性青聚點則可肩負見學及任務設計的功能。

四、部會及部內間業務儘量不要重疊,並考慮共同整合、合作的可能,可和國發會反映,怎麼有所區隔。

五、單一縣市政府可能較難發揮區域性整合的功能,且受限於經費,或許前2年可以發展典範性區域青聚點的方式,持續拓展至其他縣市,建議先從具青年專責單位的這些縣市政府開始推展。

青年委員之建議參採情形

可列入未來施政參考